旺角中心腫瘤專科
媒體: -
日期: -

鞏固性治療的先後

李孔敏醫生

大家對癌症治療總有一個既定印象:患者應該先切除腫瘤,繼而接受藥物治療控制病情。然而,治療方案不應只是一個模式,而是按患者實際病情作個人化治療,像患有直腸癌64歲的劉女士,她選擇先接受放射治療及化療,再進行切除手術。

劉女士發病當年,適逢丈夫退休,原以為可以一起旅遊享受人生,怎料某天發現大便有點異常,下腹隱隱作痛,接受檢查後發現直腸生有癌細胞,位置接近肛門,並向前壓著子宮位置。由於擔心癌細胞會轉移,劉女士及其家人均希望,盡早進行切除手術,避免病情急轉直下。

不過,臨床經驗告訴我們,大腸癌患者接受手術後,病灶位置復發風險高達25%至50%,特別是第二期高風險及第三期患者,更有機會擴散至其他器官。而且所以術後還需要接受一段時間的電療及化療,可是部份患者術後的身體狀況較為虛弱,放化療或令他們難以應付。

針對劉女士病情,主診醫生遂於外科專科醫生會診,制定適合她的治療方案,最終決定先替她進行放射治療療及化療,將腫瘤縮細至受控程度,再一併切除,趕絕癌細胞。

news

主診醫生建議劉女士先進行放療及化療,主要出於三方面考慮:一、先將腫瘤縮小,有助將腫瘤切除得更徹底,減低復發風險;二、由於劉女士腫瘤接近肛門,如先切除須一併切走部份肛門組織,術後要建人工造口協助排便,對她生活或構成不便;三、術後的病理報告有助預測復發風險。

聽過醫生們的建議,劉女士決定接受這個治療方案,經過5個周期放射治療及化療,其直腸腫瘤縮小一半,子宮腫脹情況明顯改善。時機成熟,醫生替她切除直腸、淋巴及子宮組織。術後病理報告顯示出示,癌細胞並無入侵其子宮,預視往後復發風險相對較低。

從病人角度出發,假如體質較弱的患者術後才進行鞏固性治療,有機會在中後期被迫減藥物,未能順利完成療程,恢復能力也較差,對這類病人來說未必最好。而去年美國腫瘤學會一項名為「RAPIDO」的研究就指出,大腸癌患者在術前接受「短電療、長化療」,腫瘤縮細的比率由14%增至28%,並能有效延長無惡化存活期。

面對癌症患者,我們應按他們實際病情作首要考慮,哪種治療方案最能達到最大的利益,必要時聯同不同專科醫生會診,手術、化療及電療,如何互相配合,制定最適切的治療方案。

手術、藥物治療的配合

臨床腫瘤科專科李孔敏醫生

news

© 旺角中心腫瘤專科